我院经济学系师生参加第15届中国经济学年会

发布者:经济学系     时间:2015-11-30     阅读次数:558

11月21日-22日,由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承办的第15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19家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单位的代表、60余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系主任)、高校及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等60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我院经济学系师生的三篇论文入选,分别是吴玉鸣教授与硕士研究生刘鲁艳、赵蔡晶合作的论文“城市工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差异比较——环渤海地区与西部能源‘金三角’实证”、“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的资源尾效测算研究——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以及潘春阳讲师的论文“空气污染、水污染与环保税负意愿: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刘鲁艳、赵蔡晶、潘春阳先后在发展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分会场作了报告,吴玉鸣教授、潘春阳博士还分别作为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分会场的主持人,对入选宣读论文进行了点评,并对现场学者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四位师生与参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

 

刘鲁艳对2012年包括环渤海地区和西部能源“金三角”地区80个城市在内的全国288个地级市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进行了熵值评价、聚类分类和空间计量分析发现,在工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四个子系统中社会子系统发展较为滞后,环渤海地区与西部能源“金三角”地区绝大多数城市仍处于低层次的协调发展水平,省域间形成了京津鲁核心区—蒙辽冀过渡区—宁陕甘外围区的工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亟需由强调要素驱动转向强调创新驱动,制定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有序开发,延伸产业链,将能源资源就地转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观念,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突出差异化发展,提高资源转化效益,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能源开发与区域经济互相联动协同发展。

 

赵蔡晶主要基于Romer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尾效”理论,构建纳入时空效应的区域经济增长资源“尾效”理论模型,采用经典面板计量经济学和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分别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能源等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 “尾效”进行测算研究,分析资源约束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提出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将各个解释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尾效”、间接效应“尾效”、总效应“尾效”测算中,衡量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据此将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尾效”分解为直接效应“尾效”、间接效应“尾效”、总效应“尾效”,通过三者比较了解衡量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潘春阳博士构建一个考虑环境污染私人防护和公共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模型,探索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对居民环保税负意愿的影响差异,并利用宏微观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空气污染显著提高了居民的环保税负意愿,而水污染的作用则极为有限;同时,空气污染还与居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对环境问题严重程度的主观判断呈正相关,而水污染则不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环境污染对居民政策偏好和主观态度的影响,或许空气污染正通过提高居民的环保税负意愿“倒逼”政府部门改善环境质量。

 

据悉,中国经济学年会是一个旨在加强中国高等院校经济类院、系及国内外其它经济科研、教学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服务广大从事经济学教学科研的中国师生的开放、互动平台。年会重在促进中国经济学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推动中国经济学界自由开放、严谨务实的学术环境发展,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中国经济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从2001年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14届。本届年会共收到中英文论文投稿700余篇。经数十位专家两轮集中评审,共选出中文144篇、英文46篇优秀论文入选年会宣读。

 

×请先登录

账  号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