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校友与学院发展中心 时间:2025-05-21
5月17日,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主办、华理流体智控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承办、普立默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华理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技术为纽带,汇聚了高校学者、企业领袖以及行业专家,通过成果分享、跨界对话和专项对接等环节,旨在推动新能源、流体产品及智能装备领域的产学研用项目落地,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共同描绘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美好蓝图。
聚焦前沿,共话科研新成果
商学院副院长楼高翔在致辞中强调,本次论坛是践行学校"两新两大"战略的重要实践,并肯定校友组织在产学研协同中的桥梁作用,呼吁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华理科研院国际合作部主任、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开振系统介绍了华理产学研布局的顶层设计,为后续交流奠定战略基础。
在技术成果分享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团队,上海市氢科学技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姚天宇深入解析氢能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关键路径,为新能源行业注入前瞻性思考。普立默智能科技则以“流体技术在新型阀门开发中的应用”为主题,通过展示技术研发的深入探索和创新突破案例,阐述了企业如何解决工业场景中的能效和可靠性难题,其严谨的技术逻辑和可落地性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共商合作,赋能产业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在于资源的深度整合。论坛期间,普立默智能科技与华理流体智控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能源装备与智能流体控制领域,联合开发适配高端制造、氢能设备等行业的技术解决方案。
拓展视野,多维度探讨产业前沿
论坛通过跨领域对话拓宽技术应用边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黄颖从专业视角出发,提出“技术+资本”双轮驱动模式,强调了知识产权在产学研项目中的桥梁作用,为校企合作提供商业化路径参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副秘书长杨立新以国际航运业对绿色技术的迫切需求为切入点,呼吁校企联合攻关低碳解决方案。华理信息学院彭亦功教授从智能信息技术角度,阐释数字化如何为产学研项目提供底层支撑。
上海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促进会主任吴威巍则分析了医疗设备行业的创新需求,为流体技术在精密医疗领域的应用指明了方向。华理浙江校友会秘书长黄桂芬介绍了校友会创投大赛的情况,鼓励大家多参与大赛,以获得资金与技术等多方支持。华理流体智控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负责人王向峰从创新中心的内容、优势、典型案例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发展情况以及项目开发和合作方式。
深度对接,专题研讨助推后续行动
论坛特别设置了专项对接环节,各方围绕长三角产学研平台的建设、主要项目合作、氢能行业合作、航运产学研、医疗设备行业产学研、光学应用以及后续行动计划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资产管理部总监孟祥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科技产业处成果保护主管徐叶叶等,参会专家代表积极参与,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这些专题研讨不仅为后续行动指明了方向,也为产学研各方提供了更精准的合作机会,完善了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
此次论坛不仅是学术与产业的“连心桥”,更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翻开崭新篇章。未来,各方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以精益求精的技术态度,携手高校及行业伙伴推动流体产品、新能源装备与智能装备产业迈向更高水平。期待更多创新成果在此融合交汇,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撰稿:沈艽 朱昌益
审稿:袁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