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院云讲堂】“专家赋能”精彩回顾:碳中和背景下资源型经济的“破茧成蝶”之路

发布者:商学院品牌部     时间:2021-07-04     阅读次数:1382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热点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能源领域即将迎来一场根本性变革,资源型地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已成当务之急。


6月25日(周五)晚20:00,【商院云讲堂】专家赋能系列直播准时上线!本期以“碳中和背景下资源型经济的‘破茧成蝶’之路”为主题,邀请到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环境经济研究》副主编邵帅为大家分享他的精彩观点,直播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余亚东主持。本期直播有哪些精彩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好了.jpg


一、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逐渐衰落的原因

理论上讲,丰裕的自然资源禀赋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是在现实中并非普遍如此,一些工业化起步较早的国家和地区随着资源红利逐渐消失以及能源、资源价格波动等因素,逐渐产生了 “资源诅咒”现象——比那些资源稀缺国家的经济增长更缓慢。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价格波动效应:自然资源品的价格波动,会导致整个宏观经济的产业随之波动;2.挤出效应: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就会容易挤出如人力资本、技术创新、FDI等一些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的因素;3.荷兰病效应:因资源红利,从而放缓了对制造业发展要素积累的过程,使得制造业部门受到负向冲击;4.制度弱化效应:资源红利分配过程容易产生寻租行为,从而造成制度环境欠佳,难以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碳中和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新挑战

在我们把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引入了“十一五”规划之后,各地纷纷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将节能减排的目标以及绿色发展的思想引入地方经济建设之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资源型地区发展不但要关注经济增长,还要关注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此同时,产业集群如何绿色转型?产业转移过程如何避免强化地区高碳发展路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双损”效应如何避免?都是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难点、新挑战。

 

三、资源型地区问题的关键症结

在面临全新发展压力的情况下,资源型地区存在绿色转型升级困难或障碍,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碳排放绩效低下:从相关研究的测算结果来看,资源型地区存在碳排放强度偏高、碳排放绩效低下的现象,这是桎梏资源型地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主要的症结所在;2. 绿色技术进步缓慢:绿色技术进步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与节能减排目标的一个根本途径,资源型产业本身存在技术创新含量不高、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3.产业结构升级受阻:本应退出市场,但受到地方政府财政扶持的“僵尸企业”等问题在资源型地区较为突出,对长期经济发展而言,这是一种低效的资源配置状态,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4. 节能减排动力不足:我国很多资源型地区的资源成本相对比较低,加之存在政府补贴,从价格信号的角度来讲,资源型地区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使得节能减排升级动力不足。

 

四、资源型地区如何实现低碳的转型发展

资源型地区要想“破茧成蝶”,就要做到有破有立,着重在以下这几个方面持续发力:1. 破除单纯依赖资源型产业的观念:资源型地区应充分转变思想、转变认识,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减排路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路径和技术扶持路径,有效地推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转型升级;2. 调整产业布局:资源型地区一定要尽早进行产业布局,积极推动产业的升级改造,根据自己的地理优势,结合自身的发展特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3. 调整能源结构:资源型地区包括很多能源型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资源去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多运用一些数字智能技术向绿色化方向去转型,改善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4. 发展绿色金融:目前绿色金融发展已经纳入国家战略布局层面,能效提高与研发效率的改善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进而推动资源型地区的产业升级转型,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桎梏。5.结合宏观战略、完善配套制度:无论是碳交易,还是未来可能实施出台的碳税政策,资源型地区都需要结合国家宏观战略、宏观政策,完善自己的配套制度,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体系建设中来。

 

*文字部分根据邵帅教授的直播视频整理,具体内容以实际发言为准。


整理:李明璐  审核:邵帅


×请先登录

账  号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