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华东理工大学暑期实践团体助力第二届进博会的召开 绘制地图延续“小叶子”精神

发布者:专业学位中心     时间:2019-09-04     阅读次数:1386


距离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幕越来越近了。这个夏天,有一个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暑期实践团体,他们在首届进博会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探秘因进博而应运而生的“溢出效应”,以及这些效应对上海“四大品牌”感知度的影响。记者了解到,团队正在加紧编制一份进博会溢出效应辐射地图(企业版),并力争在今年10月份完成。


华东理工大学的暑期实践团体用专业知识服务进博会.jpg

华东理工大学的暑期实践团体用专业知识服务进博会


见证“展品变爆款”的奇迹


笃行青春实践,助力创新发展。“这里是上海,梦开始的地方,我们都是年轻的力量。”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实践项目负责学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7级本科生徐思博说:“作为进博会的东道主,我时常在构想是否可以组建一个团队,真正地去探索一下进博会给我们带来的切切实实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徐思博本身就是首届进博会的志愿者,同时也是当时进博会上海市新闻宣传组第二团支部书记。


于是,今年7月初至8月末,两个月的时间里,徐思博带领着一支跨学院、跨专业的实践团队,与青浦区商务委员会等政府部门立项合作,覆盖虹桥商务区、青西三镇、赵巷镇的近20家企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涵盖贸易、金融、物流、文旅等多维角度,探究进博会溢出效应对上海“四大品牌”感知度的影响。


“这里是猫山王,这里是威士忌……”初访与会展中心一路相隔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中心,琳琅满目的各式展品无不令团队成员们喜出望外、赞叹不已。


首届进博会后,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的诞生吹响了“全年不打烊”的集结号,承接进博会所释放出的强大“溢出效应”。对于那些与首届进博会展品失之交臂的人而言,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真正地实现了“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品”。


通过走访,学生们见识到在进博会带动下人们对于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正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


第二次进博会进言献策


新平台、新风向标、新实践平台、新示范与辐射高地……学子们通过自己的实地探访深切感受到,进博会不仅是打响上海“金字招牌”的动力齿轮,更是惠及民生百姓的福利传送带。


“无论是赵巷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抑或是青西三镇文旅产业的协调发展,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必将伴随一届又一届的开幕愈加放大。”实践团这样感叹。


现阶段,实践项目团队正在根据暑期实践编制访谈实录,绘制进博会溢出效应辐射地图(企业版),并根据实践调研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利用矩阵分析等多种数学方法对消费者购物满意度等进行数据化分析和处理等。这些实践得到青浦区商务委、经发办等老师的高度好评。


据悉,这一模型采集了为承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而在国家会展中心周边新建贸易港和交易中心的信息,包括贸易港的经纬度等,从而建立以上海市国家会展中心为中心的地图,观察进博会溢出效应对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的辐射范围和影响能力,并以此对第二届进博会的影响力做出假设和估计,为即将举办的第二次进博会进言献策。


“小叶子”精神的一种延续


本次暑期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吴佳蔚从专业的社会学角度为实践团队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给予了详细的培训和指导。在她眼里,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的组合也让实践团队得到了很好的交叉和互补。吴佳蔚去年只是在学校组织管理和服务志愿者,今年暑期,她已经成为了第二届进博会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中的一员。


而对徐思博而言,时隔一年参与组织以“进博会溢出效应”为主题的实践团队,这是对“小叶子”精神的一种延续,同时更是对“小叶子”精神的传承。“我想,无论是第二次作为‘小叶子’服务进博,还是以这样的‘学术探究’的方式进言献策,这都是进博精神的薪火相传。”


两个月后,徐思博将作为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华东理工大学志愿者学生负责人重回“四叶草”,她更希望能在第二届进博会召开之时,切入实践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与困难,笃行青春实践,助力创新发展。

 

来源:青年报 | 2019-09-04 | 05版

作者:刘昕璐

链接:

http://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9-09/04/content_93546.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请先登录

账  号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