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党政办公室(科研) 时间:2025-11-14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14日下午16:00
【活动地点】: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大楼318
【主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讲座主题】: 中国粮食产量潜在增长空间研究
【讲座摘要】:本次讲座从宏观和微观家户层面模拟分析现有耕地资源约束下粮食产量的潜在增长空间。第一,在多地区农业生产一般均衡框架中,以GAEZ数据库地块-作物层面历史平均潜在生产率为基础,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估算潜在生产率的年度数据,宏观地块层面的模拟表明,从2000年到2015年,粮食产量的潜在增长空间大约从50%下降到20%,粮食产量提升的潜力可以由空间布局优化和实现潜在生产率解释,其中空间优化带来的粮食增产潜力从20%下降到15%。第二,以农户微观数据为基础估算潜在生产率的宏观层面模拟结果发现,从1995年到2017年,粮食产量的潜在增长空间从30%下降到17%,其中空间优化带来的增产潜力从18%下降到9%。扣除成本,这一优化可以使得农户种粮收入在2017年提高7.4%。第三,基于分散决策的家户选择模型结果显示,粮食增产潜力约15%,其中提高要素投入能使粮食增产约10%,但如果考虑到增加的投入成本,家庭种粮净收入反而会下降。本研究表明,宏观上,放松粮食作物的空间种植结构限制能以极低成本带来5%-15%的粮食产量增加,但如果希望提高单位土地生产效率,挖掘另外5%-10%的增产空间,则需要从规模经营和政策激励方面采取适当措施,现有约束下农户没有动力通过增加农业投入而实现粮食增产。
【主讲人简介】:
杨汝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论文发表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World Development等期刊;获得第16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论文奖”等省部级奖励;担任《经济学(季刊)》等期刊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