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金融学系教师侯淑婷在国内经济学权威期刊《经济学(季刊)》上发表论文

发布者:品牌部     时间:2025-10-10

       全球产业链如同精密运转的钟表,某个国家上游企业的一次停产、中下游订单的一次骤减,都可能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万里之外另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那么,究竟外部供给冲击是如何通过网络化产业链影响我国的?我们又该如何精准施策,才能稳住生产、化解风险?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系教师侯淑婷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王义中教授合作的研究成果《外部供给冲击、生产网络与货币财政政策协调》于国内经济学权威期刊《经济学(季刊)》正式发表。《经济学(季刊)》创刊于2001年,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刊致力于发表原创性学术论文,注重研究规范与理论实践结合,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发展,走向世界。
 
       结合投入产出关系,本文构建多阶段的两国生产网络模型,研究发现外部供给冲击经生产网络传导和放大显著影响本国各生产阶段的产出、内销与出口。进一步探讨最优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与效果,对比模型和数据矩估计的结果发现,政策协调优化了不同生产阶段的投入产出比例,并有效降低了投入产出波动性。定量分析表明,针对外部上游、中下游负向供给冲击,需分别采取降低利率与财政补贴、提高利率与央行债券购买的货币财政政策组合。研究为在生产和金融网络高度关联背景下制定协调的宏观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作者简介:
       侯淑婷,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系讲师,浙江大学金融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联培博士。运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和结构估计方法,研究货币财政政策选择、最优政策协调等宏观金融问题。研究论文发表于《经济学(季刊)》和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等学术期刊。China-U.S. Scholars Program、当代经济学博士创新项目提名获得者。
 
 
撰稿:李明璐
审核:潘春阳

×请先登录

账  号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