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连山海,非遗筑同心——商学院研究生党员赴云南省寻甸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者: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心     时间:2025-08-16

       2025年暑假期间,商学院研究生党员王桐予怀着对云南省寻甸县的深厚情感,再次踏上这片曾支教一年的土地,积极投身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以商学院“iBEST”育人理念为引领,突出价值塑造、知识应用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生动展现了商学院在实践育人中的鲜明特色。

 

       王桐予巧妙借助国家级非遗剪纸技艺这一独特载体,将思政教育、文化传承与劳动实践紧密融合。在寻甸小学的暑托班课堂上,她精心策划教学环节,带领孩子们用红纸剪出“歼-20战斗机”的国防战略成果剪影。孩子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领略了非遗剪纸的独特魅力,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强劲脉搏。他们专注的眼神、指尖灵动的运剪,无声地传递着“科技强国需双手铸就”的坚定信念。

 

 

       在寻甸的田间地头,王桐予与实践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农业遗产与生产技术。凭借对当地文化的深入了解,她巧妙地将“红色柯渡”的长征记忆、绚丽多彩的彩色水稻景观以及“稻鱼共生”的生态农遗智慧,转化为富有创意的剪纸语言,并融入面向孩子们的剪纸课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家乡历史荣光的理解,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动力。

 

 

 

       回到上海后,王桐予将“重返寻甸”的所见所闻所思带回了上海的暑托班课堂。课余时间,她向孩子们展示了寻甸县小朋友们的剪纸作品,借助非遗作品这一媒介,促成了两地儿童的“云交流”,让孩子们在欣赏与创作中增进彼此的了解。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重返寻甸的商院学子以一把剪刀为纽带,精心剪出的沪滇紧密相连的思政同心圆。活动通过创新性的方式,将价值塑造、思政教育与劳动培育有机融为一体,生动诠释了商学院的实践育人理念,续写了商院学子在社会实践与志愿帮扶领域的新篇章。

 

       长久以来,商学院始终将实践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鼓励研究生将专业特长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展望未来,商学院将继续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iBEST”育人理念为实践内核,鼓励更多研究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这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服务城市、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多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广阔平台。

 

撰稿:王桐予、沈峰
审核:姚磊

×请先登录

账  号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