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汪冬华教授团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

发布者:金融学系     时间:2025-05-09

商学院汪冬华教授主持的课题“面向多监管场景的非法行为识别技术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立项,课题总经费5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360万元。商学院刘璇副教授、李嘉教授、林黎副教授、吴羡娇博士以及信息学院罗飞副教授作为骨干成员共同参与课题。本课题是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平安中国)”重点专项“商业银行智能监管与联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课题之一。


068-汪冬华.jpg


为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平安中国)”重点专项。近年来,商业银行监管面临着数据穿透溯源验证难、数字化监管规则执行难、隐蔽风险识别难、协同预警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平安中国)”重点专项2024年度设立“商业银行智能监管与联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旨在突破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数据溯源验证及资金流转数据核查技术、复杂多场景下金融监管知识融合的监管规则生成适配技术、多监管场景下商业银行隐蔽风险识别技术、监管模型智能协同与安全联动预警技术,构建可认知、可协同、可演化的智能监管与联动预警机制,研制商业银行智能监管与联动预警一体化平台,并开展应用示范。


“面向多监管场景的非法行为识别技术研究” 课题拟开展面向非法行为识别的知识建模与多源知识抽取技术、面向多监管场景的非法行为线索挖掘技术、基于隐蔽风险挖掘的非法行为推理技术的研究,探索基于隐蔽风险传导、多监管场景伴生、风险知识协同推理的层次化非法行为识别技术,突破商业银行隐蔽风险识别难题,从而提升商业银行隐蔽风险精准识别能力、银行内多监管场景下非法行为识别的数据整合与知识协同能力、以及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以及银行间对潜在风险的协同识别能力。


该课题立项标志着商学院在金融科技和社会智慧治理领域的重大突破,是学院iBSET战略的重要体现。课题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智慧监管、协同监管和联动预警为突破口,通过层次化非法行为识别技术推动商业银行数智化监管转型,增强商业银行风险感知、预警能力,提高金融风险监测的认知能力、协同能力和自我演化能力。

 

信息来源:金融学系

×请先登录

账  号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