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教师节特辑】教授篇

发布者:商学院办公室     时间:2016-09-12     阅读次数:876

在大学做老师不容易,
在商学院做教授更是需要一种迷倒万千学生的“特殊技能”
那华理商学院的教授们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就带大家一起走近他们。

 


陈洪安

工商管理系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技术经济与管理。

陈洪安教授是“员工力理论”提出者,他致力于员工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倡领导与员工并重。陈洪安教授主持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同时还负责上海汽车集团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及管理体系建设研究等多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实践课题的研究。

陈洪安教授共有20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各级期刊上,并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企业研究方法》等多本书籍。


一个人不可能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每份工作都是阶段性的。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一业到终身的职业生涯早已成为不可触摸的神话。未来,你可能拥有三段或更多截然不同的职业经历,这种情形会极其普遍。

但此时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人是具备“职业惯性”的,即使换了公司,依旧会惯性地做同样的事情。面对这样一种多变的职业情境,应对之策又是什么呢?

答案是累积自己的员工力。员工力的基本哲学是快乐和成功,员工力分为三个方面:执行力:成长于一脚一步间实现;创造力:梦想在一物一事中闪现;监督力:公平自一点一滴间渐显。作为员工的你或许可以通过质问身处的世界,找出自己生命和工作中的首要目标。这样,当你离开上一家公司的时候,如果成功把员工力带走,你将不仅仅是一个员工。

那就先定一个小目标,培养自己的员工力,尽可能把自己原有的一切内在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展现洪荒之力,尽你全力做你最有兴趣的事情。尽管我们都是普通的小员工,却可以发挥出不可估量的大力量。

 

 

董银果

经济学系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政策;农产品贸易;贸易便利化;一带一路2005年以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一项结项为优秀),主持国家软科学、上海市浦江学者等省部级项目8项,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3项。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我的成长道路一直是靠自己在摸索中前行,我坚信实践和尝试很重要,认准的事情就要勇敢前行。作为女性,平衡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同样重要。2002年,当我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准备先去成都学习一年德语,再去德国访问一年时,我犹豫了,因为我的女儿正好要上小学,我甚至决定放弃学习和出国机会。这时我的博士导师徐恩波教授告诉我,一个母亲重要的是建设自己,成为孩子自强不息的榜样,为孩子的成长构建更好的平台。听从了导师的建议,我请求家人帮我照顾孩子,我从此开始了我的事业新征途。回想当初,正是在德国一年的宝贵经历和积累,奠定了我此后的事业基础。

 

 

胡仁昱

会计系教授, 会计信息化与财务决策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法规制定与实施,会计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设计、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财会审一体化、云会计服务平台,财会大数据管理应用,会计信息资源利用(ERP)等。

胡仁昱教授担任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信息化专家,国标委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工科院校分会常务理事,上海会计学会理事,上海市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多项社会职务。
胡仁昱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等多个项目,参与制定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等法规和多个国家和地方标准,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当前的商业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面临着社会利益与结构的调整,浮躁和利益导向由此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专业学位项目的学员多数是有工作经验的人,身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了一些影响。既然大家选择了回归校园,我希望大家在华理商学院能够静下心来,不随波逐流,放下浮躁,脚踏实地,用心思考,认真求学。圣贤荀子在《劝学》中讲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要克服浮躁心理,就要对自我进行准确的定位,要明白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不要高估,也不要过分贬低自身。既要避免眼高手低,不安于现状,结果一事无成,也要避免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畏缩不前,犹犹豫豫,不敢面对外界的机遇和挑战。

要克服浮躁心理,就要脚踏实地,要具有务实精神,商业环境永远都是在快与慢、虚与实的辩证中不断变化,只有遇事善于思考,并且考虑问题时能够从实际出发,才能去伪存真,把握事情的本质。只有脚踏实地去付诸行动,才能真正享受到奋斗带来的成果。

要克服浮躁心理,就要避免盲目的攀比,适当的比较可以激发斗志,但是不同的人所具备的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不同的,不能为了攀比而攀比,这样才能避免人的心理失衡。与其与人比较,不如与己比较。看看自己在研究生阶段获得了什么收益,得到了哪些以前没有的收获,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的心志和埋头苦干的实践,就一定会在学习上有显著成绩,事业上有巨大成就。

 

 

李英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研究方向:信息系统与知识管理;管理系统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

李英教授是CNAIS会员,AIS会员,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科研课题、她的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系统管理学报》等多本学术期刊上。


教书育人,我最快乐的事

出生在教师之家的我,早在读初中时就萌生了做教师的想法。美国作家德莱赛说过:“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凭借不懈的努力,我终于站上了梦寐以求的讲台。第一次上课时内心是紧张和忐忑的,但学生们的朝气蓬勃和对互动的配合,给予了我自信和热情。一直以来,我坚持阅读最新文献,紧跟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并融入到课程内容中,以引起学生兴趣。同时加入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鲜花铺就的康庄大道,当我的学生处于迷茫无措的选题阶段、研究中屡屡受挫时,我喜欢像朋友一样与他们相处,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和他们积极探讨问题。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最终获得进步。一点点地见证他们的懵懂和成长,分享他们的成功喜悦,这是老师最快乐的事。

作为一名摩羯女,总有时候摆脱不了严肃、无趣的标签;还好,我并不太典型,课堂气氛还是轻松愉快的……我最擅长打乒乓球,还曾获得过商学院女教师单打的冠军哦;有空时我会和学生们一起打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麦勇

金融系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近10项。已在SSCI以及SCI外文期刊以及《金融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4部;主讲课《金融市场学》评为2014年度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经济学会会员。

为国内100余家商业银行主讲ICBRR、CFA 、CCRA核心课程,主要对象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培训班、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农商银行总行、上海银行总行等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记得一次上课前,学生代表手捧着写满了全班个人感言的册子突然呈送给我。翻看小册子的一刹那,我顿时觉得学生们对新知的期待和获得新知后的感激之情是如此的强烈。一句句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话语和壮志在胸的豪言,使我久久不能平静,倍感任重道远。华理学子的专注,好学,务实的学习作风是对我教学工作的最大支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教师唯有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科研水平,才是对学子对社会的最大回报。期待商学院的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学有所获并取得更大进步。

 

 

钱世超

经济学系教授,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政协常委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钱世超教授参与或主持十多项课题的研究,其中包括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和企业委托研究项目。钱世超教授共出版个人专著、合著和编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在担任上海市政协常委期间,钱世超教授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社会工作。


      在顺境中,往往难以认识自我,看不到自身的缺陷,总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当逆境来临时,往往难以超越自我,克服困境。因而,在顺境中自我修炼,认识自我,激发自身潜在的能量,超越自我,就变得格外重要。

我带着EMBA雄鹰队走过戈壁,MBA狼图腾队越过沙漠,经历过令人绝望的恶劣环境与身体极限。深刻感悟到放弃容易坚持难。你若放弃,意味着放弃了激发自身潜在能量的机会,你将遗憾终身;你若坚持,你的能量就会超出你的想象,内心深处你将获得事业与生命得以超越与升华的巨大能量;你若能时刻关注你的团队,激励并帮助你的队友,你将克服自我,提升你的合作能力与领导能力;你若只关心自己的得失,你将失去必要时获得帮助的机会,你将成为孤家寡人。

我相信,玄奘大师与沙克尔顿爵士的信念、意志、人格以及维系团队的精神,都将成为企业家和管理者们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柱。

 

 

阮永平

会计学系教授,博导,会计专业硕士项目学术负责人,公司财务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会计与财务,公司金融,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阮永平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重点课题数项,并主持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的创新政策研究,为自由贸易区重大政策出台提供了支持。阮永平教授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等著作。

阮永平教授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受聘为科技部、上海市经济信息委等政府机构的财务评审专家,受聘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运输公司—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公司董事以及斯米克、姚记扑克等数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资本市场中的财务行为、证券投资、风险管理领域内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在商业环境迅速变化的中国,商业类人才需要有持续学习的态度与恒心,不仅学习历史经验、国际做法,更加需要学习关注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等,才能让自己的知识体系符合时代特征,把握时代节奏,引领时代前行方向。不能拘泥于局部利益、短期利益,需要站在更加宽广的视角分析现实问题,高瞻远瞩的谋划未来。惟其如此,才能适应变化,走得更远。

 

 

徐燕翼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研究方向:库存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与营销学及金融学的交叉徐燕翼教授是INFORMS, MSOM, DSI会员,长期从事库存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曾有多篇论文以及研究成果发表在《Operations Research》、《IIE Transaction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


       读书期间和后来访学期间我都曾经选修和旁听一些MBA课程,主要集中在运营管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学科方面,其他市场营销、金融类的课程也旁听过一些。感觉北美的MBA以及其他一些专业学位课程教学中定量分析的比重还是很高的,案例分析也主要是遵循从数据到模型再到决策的技术路线。国外不少商学院近期推出了一年制的专业学位项目,比如金融硕士、会计学硕士、全球供应链管理硕士、商业分析硕士(Business Analytics)等。目前来看,这个商业分析硕士项目很火、很受欢迎。我曾经和这个项目的一些中国学员交流,除了在工作签证获取方面的优势外,商业分析项目的课程设置也很吸引人,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统、机器学习、商务统计分析方面。因此学员毕业后就业面很宽,而且很多不是应聘管理岗位而是技术岗位。

在华理商学院教授专业学位课程也有三个学期了,感觉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对课程中一些定量分析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有一部分学员说自己在大学是学文科的,没学过统计类的课程;还有一部分学员说自己工作了很多年,大学本科时期学过的统计类的内容基本上都遗忘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完全能够理解学生的困难和实际情况,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商学院课程里的统计、定量分析内容其实都是经几十年来教学积淀下来的,充分考虑了不同学员的学术背景,可以说难度设定是很低的,没有很难得内容,可以说完全不需要在大学本科期间数理统计学习积累就可以理解、掌握;当然,可能需要多花一点时间,而有工科背景的同学理解、接受的会更快、更容易些。

我在面对众多不同背景学员的教学中也会有一些考量:如何合理的安排定量分析的教学内容,让更多的学员收益?我也希望学员们能够消除对课程中定量分析内容的恐惧、排斥心理,其实只要能够静下心来学习,这些内容都是很简单的,我相信会比在实际工作当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要容易得多。



杨逢珉

经济学系教授,博导, 华东理工大学欧洲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欧洲一体化、“中国-欧盟经贸关系”逢珉教授担任中国欧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欧盟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杨逢珉教授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有关欧盟研究的教科书《欧共体经济教程》。她还出版了第一部欧盟教学研究生用书《欧洲联盟经济学》等,并主编了《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等多部书籍。2014年杨逢珉教授主讲的“国际经济学”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

此外,作为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逢珉教授在督促政府提升预算绩效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三十多年的从教经历告诉我,“我需要一个目标并且毕生为此努力和付出”。同时,我也明白了“种瓜种豆不一定会获得丰厚收成,但是不种,一定没有收获”。因此,目标、努力是与成功连接在一起的。以此与同学们共勉。



于立宏

经济学系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产业组织、政府规制、能源经济等方面

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上海市哲社项目1项,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出版专著3部,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科研成果获得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类)1项,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借用龙应台在《我为什么要求你努力读书?》一文中的话寄语华理的学生们:“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带给你快乐。”

是的,我希望华理的学生能够因为在这里的学习经历而幸福地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能够因为在这里的学习而彻底改变命运!

据说人的一生有7次机会,都可以改变命运,每隔7年一次。但是,能够全身心投入地读书,并改变你一生的机会只有两次!第一次机会出现大学毕业之初22-25岁的三年中,青春懵懂,事业起步,只是一般人很难抓住这个机会!没关系,还有第二次学习机会,在32岁,也就是很多MBA学生所面临的年龄,这次机会如果把握住了,则会确立自己的事业和人生格局。那么,在39岁时,才可能在从政、从学、从商上获得成功。放弃这次机会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转换职业,谋求突破,咸鱼翻身的可能性要小很多。

在我面试的很多MBA学员中,30多岁年龄的占大多数,你们至少认识到人生的关键机会来了,希望你们紧紧抓住它!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机会老人先把你送上他的头发,如果你没有抓住,再抓就只能碰到他的秃头了。在我们一生仅有的两次学习机会中,我们能做些什么?其实很简单:读书!执着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请先登录

账  号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