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教师节特辑】海归篇

发布者:商学院办公室     时间:2016-09-09     阅读次数:711

在华理商学院,有这样一群“大神”老师。

他们是传说中的海归博士,年轻、颜值高,同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出类拔萃,

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大学老师“白发先生”的传统印象。

海归,赋予他们的不仅是标签,更是一种学识与人生的历练。

 


陈晋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博士,信息系统,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研究方向:新兴市场IT创新创业。

曾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Information & Management》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并于2013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新加坡是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廉政国家、以及多元文化汇集地,然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流程和制度。

新加坡的流程管理水平很高。所谓流程管理是指事情的执行顺序、衔接、预案等。我曾多次目睹新加坡树木修剪工人的劳动过程,其井井有条、标准化的程度令人讶异。首先,他们把工具车开到需要修剪的高树旁,然后升空作业,修剪枝桠,修剪好的枝桠长度基本差不多,再把这些掉在地上的枝桠用绳索捆绑妥当,一捆捆放回车上,压紧,最后用鼓风机和清扫工具清理现场。进场的顺序和退场的顺序都考虑到了为工具车留足兜转空间,避免压到掉落的枝桠。当他们撤走后,地面洁净如初,几乎没有留下树叶,就像一切没发生过一样。这样高效的劳动成绩,不得不归功于新加坡人高度的流程管理水平。与新加坡同学一起做项目的时候,我也能常常感受到他们的做事方式中暗含的对流程的一再优化的逻辑。他们常常花很多时间先做好流程,不断检验流程的合理性,确定后再严格按照流程做事。学校管理也是,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会成立调查组,重新审查其管理流程的制定与执行过程。这样的一种方式,已经深深植入新加坡人的心中。

对流程的恪守,同样反映出新加坡高度的制度文化与契约精神。出国前的我,习惯了制度中存在的柔性。新加坡人对制度的认真态度,曾让我恨得牙痒痒,也曾免除我很多麻烦,让我又很尊敬。在他们眼里,制度规定好的,就必须严格执行,不能越线,不存在灰色地带。渐渐地,我也习惯了这样的方式,觉得挺好,按照文书上的明文做,省去很多因“灵活”变动而带来的交易成本。回国以后,由于国人习惯很多灰色地带,“灵活处理”,反而让我不知所措,差不多一年才适应回来。文化的不同而已,没有孰优孰劣,不过一些习惯还是会保持,比如我会在上新课前定好一个学期的计划,详细到每周的主题、参考文献、学生要交的作业清单等,提前公布,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改善流程以用于下一年。

 


陈峻松

工商管理系系主任、副教授博士,市场营销学,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

研究方向:消费者行为、服务营销和体验管理、会员管理

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哈佛商业评论》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为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EMBA/MBA讲授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决策相关课程,并为多家公司进行营销咨询。


有很多人来上商学院的MBA/EMBA课程,但是不代表学员们都认可商学院的教授,因为大部分教授都没有做过生意。所以,在实战者的眼里,理论家往往等于务虚。即使在很多名校的EMBA课堂里,学员与老师一言不合就罢课的故事也时有发生。我觉得,对于一个学员来说,你未必要相信教授的每一句话,但是你一定要相信教授对你一定有帮助。当上一名教授已经非常不易,况且是名校教授。诚然他未必会对你的每一个问题给出可执行的方案,但是他在一个领域里琢磨了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思考,一定能对你有所启发。

当然老师也应该鼓励学员们的分享,一个好的课堂讨论,应该对彼此都有收获。老师提出管理理论,引导学员在梳理自己企业的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从学员那里汲取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案例。我自己课程里的很多教学素材来自于EMBA学员企业的商业和营销实践,这些鲜活的例子可以使我的理论观点更加丰满,也使教学课堂更加生动,这是一件相得益彰的事情。

 


葛永盛

会计学系副教授博士,财务管理,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公司治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外合作项目。曾在《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曾任华东理工大学会计学系副主任,现为华东理工大学财务处副处长、日本中央大学客座研究员、留日博士总会上海分会秘书长。


我经常会感叹命运的奇妙,回想自己四年大学毕业以后稀里糊涂去了银行工作,在银行工作了四年又稀里糊涂去了日本留学,直至最后拿了博士学位回国到了华东理工大学。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抉择是盲目的,前途是茫然的,但回头仔细想想又会觉得走过来的每一步都是必然的。去国外留学让我收获最大的一点是,让我明白了人生有太多的未知数,认真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才是重要的。就像你去买手表,你没用过,你永远不知道哪块手表是最精确的。其实重要的不是在最初去判断哪块手表走得最精确,而是你在用的时候能够根据实际及时地去调整手表的秒针,让它步入正轨。

有机会到处走走,用自己的眼睛亲眼看看世界,用自己的脑子好好理解社会,用自己的心认真对待缘聚的每一个人。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多理解对方的文化,你会发现海阔天空、一切是多么美好。

 


孟磊

院长助理、金融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金融学,毕业于英国威尔士大学

研究方向:固定收益及衍生品市场、人民币离岸市场以及市场微观结构

曾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Money》,《 Journal of Fixed Income》, 《Journal of Derivative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等金融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负责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在加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之前,孟磊曾在法国ieseg管理学院任教,并在美国、印度和哈萨克斯坦知名商学院客座。


中国有句古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虽读书未破万卷,但行路早已过万里。从小我就有周游世界的梦想,而立之年的我已经展开了这个梦想。在去过的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我一直寻找着幸福的方程式。在古巴,喝着苏打水扭着salsa是一种幸福;在意大利,寻找美食是一种幸福;在多米尼加,登山后与伙伴们畅饮朗姆酒是一种幸福;在格鲁吉亚,抚琴高唱是一种幸福;在土耳其遥远的东部,邀请陌生的远方来客分享开斋之乐是一种幸福;在西撒哈拉,停战是一种幸福;在印度,农村的孩子们能吃上一顿饱饭是一种幸福;在伊朗,三位骑自行车周游世界的小伙子告诉我坐着大巴上坡就是一种幸福。幸福的方程式也许真的有很多种解,并不是只有与别人比较的那一种。

 


彭泽余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博士,信息系统,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

研究方向:IT在中国的扩散,电子医疗

践行“顶天立地”的研究价值观,立足于中国的IT实践,力求解决与企业、民生相关的中国管理问题。目前,已经在信管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发表论文1篇,此外,还在I & M, JAIS, JASIST等国际著名期刊,以及ICIS,PACIS等信管领域内顶级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并于2013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记得当年读博士二年级的时候,每天都被排得满满的,读文献,参加研讨,去企业调研,暑期课题,课程作业……一年下来,发现读的越多,收集的材料越多,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就越发没有主意,因为总是有相反的证据。突然有种迷茫的感觉,不知所措。无奈之下,休息了几天,四处游玩一番。回来之后,和同学分享游玩的乐趣。没想到在神侃的时候,有同学居然无意中说了一句与我一直关注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话,让我茅塞顿开,当晚便很顺利地完成了课题报告的总体框架。类似这样的事情,在这些年的科研工作中,已经经历了很多次。

生活中,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种所谓的确定的结果,即必然。然而,最终的必然,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一些偶然得到的。科研之美,生活之智慧,大多显于这些偶然。因为这些偶然,我们收获知识和技能,也收获友谊和爱情。当然,永远不应该忘记的是,这所有的偶然,一定是建立在必然之上的。只不过,在追求必然的路上,有时候要转个弯,再多点耐心和坚持。

在博士毕业那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像往常一样骑着单车去研究院。因为已经完成论文,心情要比平日放松许多,便开始回忆和思考博士阶段一些美好的事物。然后,无意中竟然发现,博士这几年,原来每天早上都是顺着阳光的方向骑单车去办公室,路边还有那么多的红花绿草。顿觉缺憾----因为脚步匆匆,而忽视了这么多个美好的清晨。也因着这样的缺憾,如今,我对视线里的阳光和花草满是欣赏和感激。及此,通过偶然得到的必然,我们更加应当珍视。基于这样的必然,我们才有可能发现更多偶然之美。

 


沈凌

经济学系副教授博士,经济学,毕业于德国波恩大学

研究方向: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为背景,侧重于理论上探讨经济增长和制度演变的内在规律,也关注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

目前已经在《Economic theory》 《Economics of Transition》以及《经济研究》等国内外的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八篇;经济学普及读物有201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家有点烦》,后面《宏观经济看得懂》也即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


我下过海,出过洋,如今回头上岸,躲进了华理象牙塔。其实生活是躲不过的,塔内层层叠叠,塔外熙熙攘攘,塔内塔外,本为一体,何分彼此?学问也是做不完的,中国人讲“学以致用”,但是真正的学问难道不是从生活的应用中不断地提炼出来?所以我不仅希望能够做严肃的学问,把经济生活抽丝剥茧,用精巧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经济变量的内在规律;还希望能够把这些艰深晦涩的经济学理论返回到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字,与非专业的普通读者分享经济学的逻辑和道理。所以,我开设了一个公共微信号(VWL008),名叫“庙堂江湖”;另外在《证券时报》《FT中文网》等媒体上也常常发表经济评论文章,宏观微观,社会家庭,断感随想,貌似肆意发挥,实则万变不离(经济学)其宗。

 


闫宏斌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知识科学,毕业于日本JAIST

研究方向:感性评价、(IT)服务管理、质量管理、新产品研发。

在包括Decision Science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等知名国际期刊,国际会议和专著上共发表近40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文章12篇。主持、参加了多个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及其他机构资助的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上海市级项目两项。2015年入选华东理工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


JAIST位于日本石川县,处于大山深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山上的景色各异,JAIST周边有很多野生动物。每天的感觉就是自己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每次购物都要乘坐通勤巴士下山。在JAIST近5年的时间里,每天的感觉就是自己是上山学艺、苦练修行。

或许是因为身处大自然中,在大山深处学艺,自己感觉科研就是孤独中、按照自然界的法则去探寻新的知识。

 


赵炎

经济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经济学,毕业于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

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加拿大经济学会会员,美国经济学会会员,现主持国家自科青年基金项目等各级别科研课题,并有多项科研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等知名期刊上, 2014年入围上海浦江人才计划。


前段日子介绍一个国内友人和一个外国朋友互相认识,大家一起吃饭。晚餐快结束时,老外朋友喝掉杯中的酒,示意可以走了。友人看到对方空空的酒杯,就好心地添了酒。外国朋友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喝光了酒,继续准备离席,谁知中国朋友又“及时地”添满了酒……在外国人眼中,离开之前应该尽量喝完杯中的酒,可以礼貌地表示用餐结束;而在友人看来,客人喝完杯中酒是要续杯的意思,再说,我们怎么能让客人酒杯空着呢?

现实中类似的中外习俗差别其实很多,譬如,我们经常对别人说,“你到了联系我吧”,而外国朋友通常会约一个具体的时间,否则会无所适从。再譬如,不止一位外国朋友问我,在中国,“左右”表示多久?因为他们在中国,经常被告知“11点左右某某地方见”。这个“左右”表示5分钟,10分钟还是1个小时?他们表示这种说法让自己很困惑,不知道到底几点到才好。所以,细细想来,即使是预约这种最平常的事务,中外之间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差异。

在国外生活多年,我对这些差异有切身感受。如果不了解这种差异,可能会带来不便和误解。相反,如果了解这种差异,不仅可以消除对方的不安,拉近距离,而且在商务谈判方面也许会事半功倍。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具有国际视野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在培养国际视野方面,华理商学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层出不穷。衷心希望大家能好好把握这些机会,使自己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请先登录

账  号

密  码